昌邑区计生局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昌邑区政府有关要求,由昌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编制的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
一 概述
2010年,昌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按照区政府和上级人口计生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强化电子政务公开,使人口计生政务公开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领导重视,把人口计生政务公开摆在重要的位置。人口计生局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政务公开工作。全局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公开承诺制、违诺追究制等项工作制度。年初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区人口计生工作要点之中,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结合整体人口计生工作共同部署和实施。为加大全区人口计生系统政务公开的力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计生线”工作考核大纲之中,在半年和年终两次深入基层进行考核,并将成绩计入全年工作总体评分当中。成立局本级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区政务公开信息化管理工作。
(二)主动公开,依法行政,规范政务公开内容。按照《昌邑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局积极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将各类需向社会及机关内部公开的事项都进行全面及时的公开。将部门的职责、法定权限、服务范围和工作人员岗位的职责进行公开。将人口计生局办理《再生育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证办证程序、病残儿医学鉴定程序的依据和流程、办事时限进行公开。将征收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和行政处罚征收标准、依据和相关规定进行公开,同时公开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承诺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七不准”规定。公开省、市、区三级监督部门举报电话。做好系统内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的信息公开,公开出生、新婚、办证、生育等信息,公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受奖励情况。
(三)服务群众,将政务公开当做一项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政务公开形式上坚持多样性和灵活性,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利用信息化优势,在昌邑区人口和计生网站上,及时向社会公开昌邑人口计生政务信息,计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计生利民惠民政策。网站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内容。统一制定乡、村两级政务公开内容,把政务公开作为民主评议、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全面落实人口计生信息公开,实现“阳光管理”。制作1000份调查问卷,深入村屯群众和流动人口家中,调查全区人口计生法规政策落实情况。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昌邑区人口计生局2010年全年在政务公开填报系统和昌邑人口网上主动公开信息128条,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128条。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信息7条,规范性文件信息5条,工作计划信息1条,计划完成信息1条,业务类信息114条。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奖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生育证明办理等信息4条。为方便群众了解信息,我局自设昌邑人口网站,将所有信息在网站上公开,并将昌邑计生工作动态公开,让群众了解最新的公开信息。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2010年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
四 咨询情况
我局2010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1098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002次,当面咨询96次。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局2010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收到各类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信访、举控)0件。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局2010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在公开广度、深度以及便民性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0年,我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务公开的要求,不断提升人口计生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一)贯彻落实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完善和运行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机制。
(二)做好昌邑人口计生专网建设。
(三)做好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口计生行政审批工作。
七 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本报告的统计情况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止。
(二)附表
昌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10年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相关数据补充统计表
一、基本情况
指标 |
数量 |
备注 |
|
人员配置 |
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1 |
|
其中:1.专职人员数 |
|
|
|
2.兼职人员数 |
1 |
|
|
学习培训 |
举办培训次数 |
1 |
|
参加培训人次数 |
1 |
|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标 |
数量 |
备注 |
|
公开的数量 |
累计公开信息总数 |
128 |
|
其中:1.网上公开信息数 |
128 |
|
|
其中:1.市州本级公开信息数 |
|
|
|
2.县(市)公开信息数 |
128 |
|
|
3.乡(镇)公开信息数 |
|
|
|
公开的内容 |
累计公开信息总数 |
128 |
|
其中:1.政策法规类信息数 |
7 |
|
|
2.规划计划类信息数 |
1 |
|
|
3.业务管理类信息数 |
114 |
|
|
4.其他类信息数 |
14 |
|
|
其中:1.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
5 |
|
|
2.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
1 |
|
|
3.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 信息数 |
5 |
|
|
4.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
|
|
|
5.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
|
|
|
6.其他类信息数 |
|
|
|
公开的形式 |
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信息公开专栏数 |
1 |
|
在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数 |
|
|
|
信息公开专栏点击次数 |
1326 |
|
|
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
|
|
|
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
|
|
|
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
|
|
其中:1.电子信息数 |
127 |
|
|
2.纸制信息数 |
1 |
|
|
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次数 |
|
|
|
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
|
|
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
|
|
|
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
|
|
|
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
|
|
|
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
|
|
|
公开的 及时性 |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128 |
|
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128 |
|
|
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申请情况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
0 |
|
其中,1.网上申请数 |
0 |
|
|
2.当面申请数 |
0 |
|
|
3.信函申请数 |
0 |
|
|
4.其他形式申请数 |
0 |
|
|
申请处理 情况 |
对申请的答复数 |
0 |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0 |
|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0 |
|
|
3.否决公开答复数 |
0 |
|
|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
0 |
|
|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
0 |
|
|
③涉密免予公开数 |
0 |
|
|
④其他原因数 |
0 |
|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
0 |
|
其中:1.受理数 |
0 |
|
|
其中:①办结数 |
0 |
|
|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
0 |
|
|
Ⅱ纠错数 |
0 |
|
|
行政诉讼 |
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
0 |
|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收费 |
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收费金额 |
0 |
|
其中:1.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
0 |
|
|
2.其他费用金额 |
0 |
|